- · 《科技创新与应用》栏目[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数据[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收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征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刊物[05/29]
苏黔两省地区贫困对比及解决方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江苏地区贫困问题及原因分析 造成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原因多种多样,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地所处的不同的地理位置。一江之隔的地理位置差距决定两地从历史上的经济环境
一、江苏地区贫困问题及原因分析
造成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原因多种多样,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地所处的不同的地理位置。一江之隔的地理位置差距决定两地从历史上的经济环境、经济基础的天然不同,以及两地现在所依靠的经济区域、享受的经济政策、人文背景也不同。
(一)历史条件。从历史上看,早期的苏北地区属于山东的行政管辖范围,其经济也一直依赖和从属于山东以及河南等中原经济区,同时在农业区域划分上属于黄河下游流域。而苏南则一直以来作为安徽省向东的出口,属于长江中下游以及长三角经济区域。因而,两地经济基础有一定差距,经济背景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决定了两地的发展模式、速度、机遇以及结果都有较大不同。
(二)政策差异。两地政府政策的不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经济差异
1、两地土地指标上存在较大倾斜。整个江苏的农业用地指标主要是依靠苏北地区的土地保障,而苏南的大片土地则可以在这种保障下用于工商业开发,这种不平等的土地划批政策损害了苏北地区开发的利益。
2、两地交通存在倾斜。用于交通建设的资金主要流向苏南地区,苏南地区有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这三条铁路线,而苏北地区则只有一条单向的宁启铁路。苏南地区一级公路增长速度是苏北的1.6倍。
3、两地税收政策存在倾斜。苏南地区存在大量的减免税收政策以及较好的资金融通配套政策,而苏北地区的企业就很难有这样良好的资金政策扶持。
(三)整体科技人才以及产业缺乏。据统计数据,2017年苏南五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361.09亿元,占全省的55.05%,苏北五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332.27亿元,仅占全省的19.65%。同时,2007年苏南的高校毕业生有33.61万人之众,远远高于苏北的7.81万人。在科技投入上,苏南地区的投入常年为苏北的2~3倍,落后的科技人才培养、较少的科技产业的投入导致了苏北缺乏足够的科技储备来作为经济发展的支点。
(四)工业化、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链差异。历史以及政策差异导致了苏北工业化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先天弱于苏南。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薄弱的社会保障措施导致苏北的大部分劳动力仍然集中于第一产业,利润率低且只能依靠简单的初级加工实现增殖。
同时,基础建设的差异使苏南苏北两地的发展模式不同。苏南地区的经济主要是政府产业项目主导。这种模式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力较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强度均高于苏北,故苏南制造业发达且GDP数据优于苏北。苏北大部分资金由民间支配,这就导致了苏北的经济发展商业为主,政府主导工业制造业较少。
二、贵州地区贫困问题及原因分析
贵州作为传统上的贫困集中地区,其经济上的发展对比外省长期以来处于全方位落后的情况。从宏观上来看,造成贵州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自然的劣势地理自然条件;二是因为劣势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劣势人文条件
(一)自然条件
1、以喀斯特为主的高原山地地貌。贵州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地势地貌呈现绵延纵横,重峦叠嶂,山脉众多,山高谷深的特征。以喀斯特为主的高原山地地貌严重限制了贵州的经济发展。
(1)对交通建设的限制。以清水河大桥为例,其主塔塔顶至清水河江面垂直高度达到540米,清水河桥面据峡谷垂直高度也达到406米,是亚洲第一高桥。这样的大型工程对资金、技术以及人力政策等的要求都极高,侧面反映出早期贵州由于地貌原因对交通建设的极大限制。
(2)对于种植农业的限制。一是贵州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使得全省农业地带分散,无法集中形成产业。以梯田为主的耕种与贵州落后的灌溉工程形成矛盾。二是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其岩石较多土质较少且都为红褐土,土壤肥力较低。同时,喀斯特地貌带来的岩溶生态系统使得贵州大量的水资源存在于地下而无法在地表被采集。
2、以季风型为主的湿润气候。贵州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气候在全年呈现冬暖夏凉且气温变化小的特征,这样的特征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地势地貌以及季风的影响,贵州天气呈现以下两个特征:
(1)气候多变。贵州的气候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多变的气候带来的诸如干旱、凝冻、冰雹等气候灾害对于农业的影响极大,使得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不具备持续性。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qikandaodu/2020/0716/392.html
上一篇:标准化、科技创新与新能源发展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集聚人才助推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