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创新与应用》栏目[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数据[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收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征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刊物[05/29]
科技创新背景下的时代之声从纪录片创新中国和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创新”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几十年中,世界因为创新而日新月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两部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和
“创新”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几十年中,世界因为创新而日新月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两部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和《创新之路》从不同视角全方位诠释了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2016年,央视播出的《创新之路》以梳理几次重大的产业升级为着眼点,发掘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于创新的方法和途径,为中国的创新之路提供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借鉴。时隔两年,《创新中国》的导演再次扬帆起航,将镜头转向了我国国内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将近五年来我国和世界创新的脚步记录下来。虽然两部纪录片的视角不同,但相似的主题、相同的情怀,使全社会对中国的创新发展寄予厚望,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全球视野下的创新之路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都在思考经济发展究竟该何去何从。中国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仅通过增长速度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站在新时期的路口,唯有创新才是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为此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符合我国实际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流淌着创新的血液,这个伟大的时代需要有人见证,纪录片《创新之路》和《创新中国》应运而生。相比较而言,《创新中国》无论在选题立意还是节目内部设置上都与《创新之路》一脉相承。
科技视角,聚焦国内外创新前沿。这些纪录片在选题立意上都聚焦于当今国内和国际的最新热点前沿,围绕“创新”这一热点从科技视角进行阐释。在遭受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后,中国引以为傲的制造业遭受了重创。痛定思痛,中国充分认识到了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性,产业升级随之提上了日程。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本土的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创新”一词成为近几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两部纪录片并不是一味地介绍和宣传当前中国对于创新的支持策略和政策,而是集中选取典型的事件和人物,从侧面进行烘托和报道,特别是《创新中国》表现得更为明显。以《潮起》这一集为例,整集纪录片布局紧凑,呈现的高科技创新让人目不暇接,短短几十分钟介绍了高铁、乐凯、科大讯飞、核电机组、聚酯光膜、中微子实验室等企业及其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小故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内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给观众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
匠心独具的构思和精益求精的拍摄。由于两部纪录片的选题都极为宏大,如何更好地凸显“创新”这一主题就成为导演最关注的问题,这也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以《创新之路》为例,其产生的背景是如何给站在产业转型路口的中国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典型素材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在世界创新史上做出巨大贡献或正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和地区。这就意味着团队的拍摄耗时长、跨度大、涉及国家多,拍摄经历三载寒暑,从美洲大陆到欧洲大陆,从日本到英国,从中东到德国,涉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多种语言和文化,最终形成了史诗巨制的《创新之路》。
创新技术的首次亮相
的标准,无外乎能够简单明了地记录“故事”,获得观众的认可。对于一部科技类的纪录片而言,需要实实在在的“干货”,与《创新之路》相比,《创新中国》更多地集中展示了近几年中国在空间、能源、海洋、信息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显示出了大国气派和大国精神。
纪录片争做收视风尚的领军者,而不是迎合者。普通观众对于前沿技术并不熟悉,纪录片的使命是将前沿科技成果讲清楚。在《创新中国》中,以第一集《信息》为例,片中讲述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包括物流无人机、自动驾驶、腾讯智慧建筑、量子计算等一大批新型科技成果。在这几项重大成果的展现上,纪录片并非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将重点放在对于这项技术核心和关键技术的介绍上,包括引入相当多的奋战在一线的普通员工和科技研发者。这既能够弘扬创新精神,又能鼓舞奋战在创新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同时,该纪录片更多地集中在观众最想看的核心技术
评价一部纪录片是否取得成功研发环节上,让观众能在闲暇之余得到科学知识的滋养,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运用语音合成技术向创新致敬,向经典致敬。作为一部介绍科技创新的纪录片,《创新中国》整部纪录片的讲解员是AI(人工智能机器人),该片也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第一部运用人工智能模拟人声完成配音的科技类纪录片。通过模拟已故优秀播音员李易的声音,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合成,整部纪录片出现的所有声音片段无比真实。在《创新中国》首映式上,导演史岩曾将纪录片模拟原声进行播放,在场的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和李瑞英无不感叹,几乎和已故同事李易的声音分毫不差。这不仅是对已故主持人的怀念和致敬,更显示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其本身就是对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qikandaodu/2021/0324/1621.html
上一篇:浅谈动画设计中的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媒体融合背景下农村广播节目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