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创新技术驱动冬奥筹办 文化科技赋能北奥担当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奥运备战的深入,科技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冰雪项目训练的大环境。在提高竞技水平之外,转播技术的逐步升级,将使赛事更好看,科技创新也深度赋能奥运会体育展示,令

随着奥运备战的深入,科技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冰雪项目训练的大环境。在提高竞技水平之外,转播技术的逐步升级,将使赛事更好看,科技创新也深度赋能奥运会体育展示,令智慧观赛的体验异彩纷呈,也将体育赛事的文化表达提升至新的维度。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始终秉持"科技冬奥"理念,以科技支撑为赛会做足保障工作。

回望奥林匹克历史,1964年东京奥运会通过通讯卫星向全世界进行转播,从技术上第一次实现了全球观看奥运会的可能。而直到1984年奥运会时,电视还只存在于中国的大城市之中,更多的中国人是通过广播和收音机,听到了远在美国洛杉矶许海峰的那一枪金牌诞生。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大部分中国人才开始从电视里看到跳水"梦之队"的精彩绽放。而到了新世纪的2004年,更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分享了刘翔110米栏破纪录夺冠的难忘时刻。

2008年北京奥运会里程碑式地首次全部使用高清方式转播赛事,更多中国人有机会走进鸟巢和水立方,近距离直观感受奥运赛场的魅力。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们早已不满足于由电视转播塑造的传统观赛模式。虚拟现实(VR)技术第一次在里约奥运会观赛和转播中的应用曾赢得广泛赞誉。到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上,新媒体平台的观看已经与电视转播的重要性持平,5G技术的应用使得奥运会实现了新媒体的虚拟现实(VR)直播,科技对奥运的影响可见一斑。

作为5G技术的世界领跑者,到2022年,中国将使科技与奥林匹克实现更深入的结合。届时5G网络全面覆盖北京至张家口沿线主要城镇、高速公路和奥运场馆等,助力构建新一代全景体育转播系统。借由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加持,全世界观众对奥林匹克的体验程度将上升到新的高度。

"以科技换时间" 助力奥运赛场成绩飞跃

比赛永远是奥运会的核心,运动员永远是比赛的主角。1913年,顾拜旦将"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表达着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当中,人类不断在赛场上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实现新的目标。这其中科技进步对竞技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金属标枪的材质突破,鲨鱼皮泳衣的高科技更新,都曾使人类成绩实现了"超速"飞跃,层出不穷的新科技为运动员不断突破自身极限赋予了更多原动力和可能性。

与夏季体育项目相比,世界冬季运动发展的科技含量更高。过去,冬季运动高端装备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以西方人体工学数据为依据打造的运动装备,被认为制约了中国运动员在冬季运动项目中成绩的提升。2018年中国运动员武大靖先后在平昌冬奥会和世界杯盐湖城站男子五百米短道速滑比赛中三破世界纪录,0.434秒的提升,凝结的是运动员汗水和科学训练的结晶。在速度滑冰项目的百年历史上,包括克莱普冰刀结构,迅捷速滑服的发明和变频速滑馆诞生等六次科技应用创新,就曾大幅度提升了滑行速度的世界纪录,2022将在冰丝带进行的冰上速滑比赛依然是技术创新比拼的战场。

在北京冬奥申办成功后,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实施纲要》,其中提到,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冰雪运动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全面跃升,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实现全项目(109个小项)参赛。随着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的深入,科技手段已应用到训练备战的诸多环节,成为冬季项目补足短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冬季运动队在实际训练中采用先进的生物传感器和大数据等技术创新训练理念和方法手段,同时研发训练、比赛器材装备,形成完备的科学体系。例如借助欧洲广泛应用的风洞模拟技术,中国实现了通过自主建立的风洞实验室进行跳台滑雪模拟测试和训练。通过增加运动员飞行阶段训练时间,从而分解训练,矫正空中姿态,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参数,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技术保障。日常训练不再是只"凭感觉、凭经验",从原来单纯强调"大运动量训练",到更注重追求科学高效的高质量训练。

为奥运注入"科技基因" 提升观赛个性体验

科技创新不仅服务于赛场比拼,而已经贯穿在奥运会的方方面面。如今,国际性体育竞技比赛已成为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移动互联、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等新技术的运用,为观众观赛体验的提升和国家形象的快速、高效传播提供了形象、便捷的手段。目前,围绕办赛、参赛和观赛需求, 3批科技冬奥项目已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除了在竞技训练中"用科技换时间",以"冠军模型"的数据分析提升训练效果之外,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依托5G技术的全面铺展,科技创新还将广泛的应用于观赛体验和展示传播的整体进步中。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zonghexinwen/2020/0729/477.html



上一篇:科创中国结核病诊断技术创新与应用科技服务团
下一篇:宁夏贺兰工业园区:科技创新解锁工业“密码”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