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引热议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引热议 来源:原创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通过科技升级传统业务形态、进而赋能原有的商业生态提供了契机,金

原标题: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引热议 来源:原创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通过科技升级传统业务形态、进而赋能原有的商业生态提供了契机,金融科技应用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但金融科技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如何发展需要群策群力。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提升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金融科技水平,靠的绝对不是某一个企业或者某项技术“单兵突进”,而是需要整个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协同发展。金融科技需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应多措并举为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发展提供高速率、广普及、全覆盖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撑。

11月7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六届(2020)金融科技国际会议上,与会嘉宾围绕“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与技术创新”激烈探讨。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教授李国权认为,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去中心化、普惠的。他在演讲中强调了区块链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享了区块链光谱“区块链之花”。“这个区块链光谱中包括了信息的交换和内容的交换,也包括了价值的交换,这些交换都是点对点的,会把整个社会变成一个自主支持的社会,减轻政府的负担。”他表示。

在会议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从银行的角度谈到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他认为,数字化用技术不是目的,“我们是要解决金融问题,要解决银行自身的经营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谈到金融科技时,人们更关注新兴业态与产品,但技术创新才是金融革新的主线,且在当前形势下趋于‘质变’。”郑州郑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郑大)副总经理周杰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科技有助于密切产业链各个节点信息交互,形成新技术不断涌现、金融领域应用不断深化、金融产品服务不断丰富和提质增效的良性循环。

记者了解到,郑州郑大所从事的核心业务就是通过数字化新技术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赋能,助推平台模式创新。谈及具有金融属性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拥抱科技的情况及前景时,周杰表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核心是为客户降本增效服务,实现多种资源互联,实现多方共赢。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够搭建一个可信认证、可信交易、数据可存证、轨迹可追溯、风险可预测的平台环境,横向有助于完善行业信用体系,纵向有助于完善多层次监管体系,让信用不足者没有容身之处。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平台才有可能具备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实现互联、互通、互动、共享,真正建立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网络协同的新平台经济形态。

他认为,创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动产融结合是大趋势,目前大宗商品市场正从单纯交易平台向综合服务平台演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交易、金融、仓储、加工、物流、信息资讯等综合服务,未来千亿级的平台将会不断涌现。

金融科技发展迅猛,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红利,与此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在红利和挑战之间,金融科技的未来该如何发展,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进步,这是监管层和行业都想看到的意义所在。11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金融科技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因此,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只要从事同类金融业务,都应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接受一致的市场准入和持续监管,遵循同等的业务规则和风险管理要求。同时,梁涛认为,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要高度关注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型风险,特别是网络安全、数据保护、市场垄断等风险挑战,建立健全覆盖业务、网络、技术、数据等各领域,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为处理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关系,科技在推动金融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在为监管赋能。近日,关于金融创新的中国版“监管沙盒”相继落地,为鼓励创新提供了可持续的机制保障,可以有效促进创新和防范风险间的平衡。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重庆)发布了《关于重庆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一批创新应用提供服务的公告》,重庆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一批5项创新应用已完成登记,将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在其官网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广州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监管沙盒”首批创新应用已完成登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刘振海发文称,截至2020年9月10日,山东省33项金融科技试点项目已全部上线,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的进展,试点项目的落地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社会效果逐步显现。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zonghexinwen/2020/1113/1193.html



上一篇:凯池公司参加《2020全国人防科技创新交流和人防
下一篇:湖南启动4项 科技创新重大项目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