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创新与应用》栏目[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数据[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收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征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刊物[05/29]
大学牵手中学,放飞创新雏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在重庆大学的材料科学实验室,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育新正在为“雏鹰计划”学员讲解试验内容。本报记者 雍黎摄 让中学生到大学参与具体的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在重庆大学的材料科学实验室,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育新正在为“雏鹰计划”学员讲解试验内容。本报记者 雍黎摄
让中学生到大学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首先能改变高中生“拿来主义”的依赖心理,同时提升高中生信息检索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张育新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如何让孩子长大成为科学家,是不少家长关心的问题。从诺贝尔奖得主到院士、教授等科学大咖,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句话: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和青少年是天然的科学家。
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在重庆,一项针对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雏鹰计划”已经实施10年。目前,重庆在10年试点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将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在全市全面推开,建立并完善全面覆盖小学、初中、高中的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那么,创新教育有何难点?创新人才培养又该如何从娃娃抓起?对此,科技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培养创新后备人才 面临理念、师资、选拔等方面问题
“高等教育阶段是锻造创新人才的黄金时期,而基础教育阶段是发掘和启蒙创新后备人才的关键时期。”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范卿泽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探索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2018年到2020年,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华北、华东、西南、西北4个区域展开调研,发现在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着目标理念有偏差、资源建设不到位、选拔评价不科学等方面的问题。
“在目标理念上,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过于强调升学目的。”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王华说,经过调查,课题组发现一些学校将培养创新人才当作升学筹码,通过额外加分,为升学做铺垫;一些家长更是表示,如果对升学没有好处,不会同意学生参加相关活动,忽略了“求学问是”的初衷。
课程体系不完善和专业化师资力量薄弱也是问题之一。大部分学校的科技教师都是由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老师兼任,学校在培养教师创新教育能力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
信息不对称、过程不透明、标准片面化……在选拔评价上,也存在着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有的学校在人才选拔中,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察。
“重庆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也曾面临师资不足、培育动力不足、培养合力不足这3个问题。”重庆市青少年创新学院项目负责人杨颖表示,重庆其实具有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根据调研发现重庆拥有102个高校重点实验室、3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百个科研院所和数千个高科技企业,还有重庆一中等一大批从上世纪50年代就陆续开展创新教育的优质中学。重庆在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上开展了一系列探索,重庆市教委还批准设立了市青少年创新学院,负责全市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
两校学习、双师指导 “雏鹰计划”实施十年成效初显
在重庆大学的材料科学实验室,重庆一中高二年级学生赵晨皓和吴一壮正在熟练地操作着实验仪器。作为“雏鹰计划”第十期的学员,他们跟着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育新从事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已经一年多了。
“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雏鹰计划'首先在高中启动试点工作。”杨颖介绍,2011年开始,重庆在全市9个区县、22所优质高中和10所在渝高校联合启动“雏鹰计划”,让大学与中学“牵手”,共同培育青少年创新人才。
据了解,“雏鹰计划”在普通高中遴选一批具有创新潜质且学有余力的高一年级学生,每个培养周期为两学年,学员在“三地”进行学习,即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参加通识培训,在高中学校参加专项课题研究所需的相关
辅助性课程学习,在高校(或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实验室开展专项课题研究,通过“两校学习、双师指导”的方式完成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学习。
“实际动手后才知道,科研没有想得那么简单。”赵晨皓说,有一次他发现实验出现了沉淀的现象,认为是新物质,但是同组的学长提醒他不要这么笃定,研究要大胆设想,更要小心求证。果然第二次实验就发现,其实是不小心加入了不应该加入的物质。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zonghexinwen/2021/0226/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