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科技创新、产业支撑、辐射带动等7大能力突破!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来源:东岳客 2月19日《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印发,对济南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紧紧抓住省委、省

来源:东岳客

2月19日《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印发,对济南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强省会战略重大机遇作出重要部署,明确了构筑新时代济南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城市首位度的重点任务。

(一)在提升省会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以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要素齐全、载体有力、企业主导、转化畅通的创新体系,加快打造充满创造力、富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1.全力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实施齐鲁科创大走廊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两年行动,形成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大学龙山创新港“四大创新圈”。突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需求导向,引育源头机构,主动承接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深入实施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支持高校、企业申报国家及省重点实验室,构建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努力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支持驻济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大力引进大院名校,推进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2.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济南路径”,面向前沿领域共性需求,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关键新材料、基础软件等领域,实施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计划。积极参与量子信息、高端医疗器械、脑科学、细胞和基因、空天科技等领域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性引领性技术。建立“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新机制,“一技一策”突破关键技术。

3.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上下游创新资源,发挥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研设施和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打造科技金融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知识产权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打造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标杆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试转化基地,培育发展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支持力度,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

4.高标准建设人才特区。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持续实施泉城系列重点人才工程,持续开展“才聚泉城”名校行活动,大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加快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制定紧缺人才清单,靶向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施泉城院士智力集聚计划,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实效,壮大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畅通海外科学家、高端创新人才来济工作通道,加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壮大,健全国际化猎头机制,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发挥全国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暨“人才有价”平台作用,加快发展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服务业,打造全国人力资本产业高地。

(二)在提升省会产业支撑能力上实现新突破。以工业强市战略为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5.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基础软件等研发创新能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新建一批省级以上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战略,深入推行“链长制”,完善供应链清单制度和系统重要性企业数据库,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激发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活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zonghexinwen/2021/0303/1394.html



上一篇:青岛西海岸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强区建设
下一篇:科技创新展现硬实力 广州递上湾区新名片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