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首次应用双线铺轨 郑万高铁重庆段铺轨启动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作为重庆沿长江出渝的首条高铁,郑万高铁传来新消息。3月1日10时30分,在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隧道施工现场,随着第一组500米长钢轨稳稳落下,郑州至万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作为重庆沿长江出渝的首条高铁,郑万高铁传来新消息。3月1日10时30分,在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隧道施工现场,随着第一组500米长钢轨稳稳落下,郑州至万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郑万高铁)重庆段全面进入铺轨阶段,这为郑万高铁重庆段全线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500米长高铁轨道运输铺设难度大

记者从渝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获悉,郑万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和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于河南省郑州市,止于重庆市万州区,新建线路全长约818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其中,郑州至襄阳段已于2019年12月1日开通运营。重庆段由中铁二院设计,已进入铺轨和工程建设冲刺阶段,铺轨(含站线)总里程约380公里。

郑万高铁全线采用500米长钢轨铺设,是用100米定尺长的无螺栓孔新钢轨,通过闪光焊接锁定成一根超长无缝线路。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这样的超长轨道能够有效地防止钢轨的热胀冷缩,减少列车与钢轨接头的震动,保证高速列车的行驶更加安全,旅客乘坐更加舒适。不过要铺设在山高坡陡的重庆三峡地区并不容易。

“郑万高铁重庆段全线隧道比占92%,长大坡度30‰超过30公里。”成都局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洋介绍,运送超长轨道存在沿线通信信号盲区路段多、长轨运输困难等问题,为此,铁路部门组织参建单位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了500米长轨经既有有砟客运专线运输难题,研究制定了装载技术方案、牵引重量、牵引方式、运行速度等关键指标,有力保障了长轨经渝万客专安全运输抵达铺设现场。

自主研发机组提高铺设效率

“为了提高铺装效率,我们自主研发了能够同时铺设四条轨道铺设的机组。”十一局三公司郑万铁路项目副经理卢向荣介绍,以前钢轨铺设采用单线铺轨,当一条线铺设完成后,铺轨车回到车站后,重新进行调车作业,再进行第二线铺设,这次全国首次投用中铁十一局研制的BLCP型本邻两线长轨铺设机组,机组配备的新型自动导向装置,可对长钢轨进行自动导向,使长钢轨进入相邻待铺线路,实现单线运输双线铺轨,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并有效解决了“邻线断道则停铺”的难题。

为有效确保铺轨运输和现场施工安全,中铁十一局投用了自主研发的施工综合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即使在长大隧道内也可实现通讯定位,系统还实现了施工计划申报审批、行车及施工安全预警、岔开向监测、车站定位、调度命令智能筛选、列车运行图计划与实际可绘制等多项功能,实时监控长轨装卸情况,及机车车辆在郑万高铁沿途车站的车行轨迹。

渝万铁路公司云阳指挥部指挥长蒋树平介绍,郑万高铁在郑州与京广高铁、徐兰高铁相连,经渝万客专连接成渝城际、在建的渝昆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形成西南地区前往中原、华北地区新的快捷铁路大通道,能够实现重庆到北京朝发夕至。他们力争在6月底完成全线轨道铺设,争取2021年年底具备开通条件。(记者 雍黎 ?通讯员 吴云平 刘杰)

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zonghexinwen/2021/0304/1415.html



上一篇:PURE成为亚洲首家把应用程式整合到Apple Watch的瑜
下一篇:Win10即将全面大改版!Win10应用的全新UI曝光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