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如何为实体经济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陈弘毅、吴雨、李鲲)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助力。科技创新的发力点在哪里?如何为实体经济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这些问题成为两会期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陈弘毅、吴雨、李鲲)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助力。科技创新的发力点在哪里?如何为实体经济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这些问题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找准创新源头 弥补基础研究短板

  找准科技创新的源头,才能更好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关于这一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巍感触颇深:“目前很多领域越发展,越发现很多基础学科研究跟不上,这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一些基础学科研究领域的短板往往使得我们缺少话语权,难以在应用领域参与标准制定。”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巍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吴雨 摄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全国人大代表 、厦门大学校长张荣看来,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基础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基础学科往往被称为‘根学科',是其他学科发展的根源。企业要创造竞争优势,新的东西哪里来?就是要到源头寻找。”

  针对基础研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

  不少代表委员对于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非常认可。“一些领域发展面临‘卡脖子'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基础研究没有跟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认为,明确基础研究的重要地位十分必要。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也提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这样可以保证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按部就班地运行,保证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李家俊说。

  支持创新主体 激励企业创新发展

  作为创新主体,企业该如何以创新驱动发展?不少代表委员有话说。

  今年2月,传化集团旗下一家工厂开工3天便完成了1000余吨的有机硅整理剂订单,按照以往传统装置水平,生产周期起码要两周以上。而这得益于该厂将数字化技术全面融合企业生产与管理全过程,大大提升了工厂的生产效率,产能大幅攀升。

  “企业要抓科技创新,把技术作为引领未来的战场首位。”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总结经验称。

  全国人大代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说:“18年来,我们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命脉。未来,我们想对涂料和化工领域中‘卡脖子'的技术发起冲击,这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需要政策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洪杰建议,支持基础学科研究,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驱动更多企业成为原始创新主体。新华社记者 吴雨 摄

  如何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找到答案——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报告提出,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看到这些政策,一直关注企业创新发展的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袁直感到高兴。她建议,聚焦细分行业,引进关键领域、关键产业链节点的科创型企业,为科创型企业并购海内外优质资产提供支持。同时,创新支持科创型企业的金融产品,重点解决其短期资金周转问题。

  聚焦“转化” 加快人才激励学科融合

  如何促进成果转化、激发科研人员活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代表委员们认为,这将有效激励科研人员沉下心来致力探索研究,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突破。

  报告还提出,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 “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李家俊说,全社会对于科技工作、科技人员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高校要完善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从科技工作本身规律出发进行评价。与此同时,科研人员本身也要克服浮躁心态,沉下心来,坐得住“冷板凳”方能出得了大成果。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zonghexinwen/2021/0312/1501.html



上一篇:两会聚焦科技创新 国产操作系统驶入快车道
下一篇:“十三五”时期中国鼓励科技创新减税累计超2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