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创新与应用》栏目[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数据[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收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征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刊物[05/29]
市场化机制添活力 国企改革打造科技创新“特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关键一年。截至6月底,各地和中央企业的改革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和一半以上的任务。如何继续攻坚克难,顺势而为,在年底
编者按: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关键一年。截至6月底,各地和中央企业的改革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和一半以上的任务。如何继续攻坚克难,顺势而为,在年底前完成三年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是改革课题需要做好的“年检题”。 8月17日起,人民网推出“聚焦国企改革”系列报道,聚焦重要领域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的阶段性问题、创新举措突破通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的开局之年。在“力争2021年底完成70%以上三年改革任务”的推动下,多项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全面展开。而技术创新成为占领核心堡垒的举措。
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优先--
加强领导人才与目标 关键技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改革打破垄断、填补空白、促进技术自力更生,是国有资本的自然使命。
2021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完成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答案与对技术创新的关注密不可分。
中国电子科技党组书记、董事长陈兆雄介绍,中国电子科技利用央企力量,填补关键电子元器件、电子功能材料等领域,系统部署网络随着信业务的发展,全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在制约信息安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高端芯片、核心器件、制造装备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
取得优异成绩不仅来自对自主创新使命的坚持,更得益于体制机制的改革。据了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电科技引入市场化激励机制,开展岗位红利、项目红利、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学转型和技术成果,员工跟进投资实践,探索建立研究所和产业。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和利益输送机制,进一步畅通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大动脉。
尤其是在人才激励方面,华电科技不乏“大手笔”。优化分配结构,对高层次人才和关键核心人才实行工资总额全清单。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的工资总额最高可达2亿元。档案系统。
从公司层面到个人层面的全方位激励,犹如催化剂,助推创新之火燃烧。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800kV柔性直穿套管在南方电网昆六龙直流项目成功投运,成为又一国——国有企业改革赋能创新。一个插图。
“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直流输电关键设备和关键技术长期受制于外商。如今,昆六龙直流项目创造了19项世界第一,实现了自主可控关键设备和组件。”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柳州局副总经理郝志杰说。
通过改革加快科技自强步伐,是央企的责任作为创新的主力军,郝志杰说,过去一些“不敢想”的激励措施让科研人员获得了真正的获得感,科技体制改革成果越来越多。 .
“根据薪酬协议体系,完成业绩转化、产品开发等量化考核指标。绩效部分工资占80%。工作越好,工资越高。”南网研究院人工智能专家梁凌宇说。
据我们了解,南网数字研究院是全球首家数字电网研究院,自2019年成立以来,通过协商补偿等市场化手段,大力引进行业高端人才,梁凌宇入职两年,引领行业发展。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多项科研课题。
“我们将锚定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目标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南方电网创新部总经理林志波说。 “五五”期间,公司将在大容量储能、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努力实现高水平技术自主。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为激发公司活力,公司设立首席科学家,薪酬待遇按公司总经理标准执行;中国一汽将根据创新水平确定绩效和奖励,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和管理创新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高绩效和特殊奖励;一重推进高技术研发五类人员薪酬分配,落实“大国人才”、“大国工匠”、“首席技能大师”年度津贴……越来越多的央企、国有企业在制度优化、人才激励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战略投资重组--
优化整合资源,凝聚创新实力
国有资产布局调整优化一直是国企改革的“亮点”之一。
以中电科技为例,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加强“布局”、“整合”和“控制”,推进项目、资金等要素融合 总投资127亿元,计划推进40项重大任务落地,形成“上下融合、逻辑融合”的业务体系,有效提升集团的整体业务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zonghexinwen/2021/0819/2327.html